安妮·埃尔诺回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:感到高兴与自豪

分享到:

安妮·埃尔诺回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:感到高兴与自豪

2022年10月08日 13:42 来源:澎湃新闻
大字体
小字体
分享到:

  10月6日,瑞典学院将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法国作家安妮·埃尔诺(Annie Ernaux)。决定该奖项的瑞典学院常任秘书马茨·马尔姆(Mats Malm)在斯德哥尔摩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这一决定,称赞她“勇敢而敏锐地揭露了个体记忆的起源、隔阂与集体压抑”。

  据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马尔姆表示诺奖委员会无法通过电话联系到埃尔诺,但她很快得知了自己获奖的消息。当天下午,她从位于巴黎郊区的家中走出,与《纽约时报》记者进行了简短的交谈。她看上去有些不知所措,表示她是从广播中得知这一消息的。“我很高兴,我很自豪。”她补充道,因为她的邻居正在他们的房子上做建筑工作,所以没有留意到周围的喧嚣。

  82岁的埃尔诺,是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第17位获得该奖项的女作家。她是继路易斯·格丽克(2020年获奖的美国诗人)之后三年内获得该奖项的第二位女作家。

  埃尔诺的作品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评论家的称赞。她的自传体小说无视“她的类型要求——对情节剧亲密启示的渴望和虚构故事讲述的流畅性”,克莱尔·梅苏德(Claire Messud)在1998年的《泰晤士报》上写道。相反,这些书“提供了灼人的真实性,并显示了我们称之为回忆录的许多内容的平滑。”

  当天,巴黎市长安妮·伊达尔戈 (Anne Hidalgo)在推特上表示,埃尔诺的书“以非常谦虚但没有任何修饰的方式,揭开了女性亲密关系的面纱”。

  作家兼评论家凯瑟琳·泰勒(Catherine Taylor)称,埃尔诺写出了“一代人的伟大编年史”。“现在这位伟大的编年史家,获得了最伟大的文学奖。”她说。

  埃尔诺的英国出版商Fitzcarraldo Editions的雅克·泰斯塔德(Jacques Testard)在《卫报》和《纽约时报》的采访中将埃尔诺描述为一位“杰出而独特的作家”,数十年来她一直在记录20世纪和21世纪女性的感受。他补充说,考虑到美国最高法院最近推翻罗伊诉韦德案等事件,她的书在法国境内外都具有社会和政治相关性。

  泰斯塔德说,埃尔诺的“文学作品一直是写她的生活,并以某种方式了解它的真相……我认为她写下了她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事件,从小时候意识到社会阶层,到她的父亲和母亲的去世,她1960年代在法国进行的非法堕胎,她的第一次性经历,然后是关于爱、激情和欲望的写作。她已经这样做了50年,她的创作非常清晰。”

  泰斯塔德说,凭借她对记忆和写作生活的兴趣,“普鲁斯特是埃尔诺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先例”。她也受到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的影响,尽管这两位女性的社会背景截然不同。埃尔诺来自一个工人阶级社区,正如法国社会学家、公共知识分子和作家皮埃尔·布迪厄。

  法国电影导演奥黛丽·迪万 (Audrey Diwan) 曾将埃尔诺2000年的小说《正发生》改编成一部广受好评的电影。她在《纽约时报》的电话采访中表示,她的作品有一种“原始的诚意”,“与这么多人对话,成为一个‘我们’,一个超越国界的集体声音。” 她补充说,该奖项“使这些大量的工作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焦点”。

  除了埃尔诺在文学上的成就,很多人也称赞其在政治上的作为。其中包括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迪迪埃·埃里本(Didier Eribon)。“我对她非常钦佩,不仅仅是作为一名作家,还有她的激进主义。”埃里本在《纽约时报》的电话采访中说。

  埃里本说,埃尔诺支持从2018年开始的黄背心运动,该运动使法国城市陷入停顿;同时抗议燃料价格上涨和生活水平下降。她还经常支持罢工的工人,并在她的书中强调了他们的困境。“她不光本身成为了典范,还促使其他人开始撰写有关基于阶级的暴力和创伤的文章。”埃里本补充道。

  埃里本第一次见到埃尔诺是在2002年,当时皮埃尔·布迪厄刚刚去世后不久。他补充说,她一直为他提供了重要的灵感。当他写《重返兰斯》(Returning to Reims)时——这是一本关于工厂工人的同性恋孩子长大的回忆录,埃里本说:“我的桌子上有一堆安妮·埃尔诺的书,当我找不到诉说故事的途径时,就会打开它们。她总能找到方法来用一句话来捕捉我在页面中无法表达的内容。”

  对于埃尔诺的获奖,埃里本表示这是个好消息。他说:“安妮·埃尔诺的作品标志着法国文学的复兴。”

  埃尔诺长期以来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。

  近年来,瑞典学院一直试图增加入选作者的多样性。此前有人批评称,在10月6日宣布之前,过去1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95位来自欧洲或北美,其中只有16位女性。

 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斯·奥尔森(Anders Olsson)为另一位欧洲作家的选择进行了辩护。他在10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女性获奖者很少。“我们的重点必须首先放在文学质量上。”他说。

 

【编辑:叶攀】
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评论

顶部